我国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
(全国七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关于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以Xi安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的中国第八大城市群,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随着城市化逐渐进入下半场,一些中心城市和大城市正在迅速聚集人口,而其他中小城市和局部地区也面临着萎缩的局面。继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收缩城市”概念后,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再次提到,收缩城市要瘦身健体。“未来,中国萎缩的城市肯定会越来越多。
根据“十三五”规划,这19个城市群包括: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台湾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等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晋中、胡宝-鄂豫、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黄河沿岸、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积极推进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全面放开和放宽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一类大城市落户条件。《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释放出一系列重大信号:非户籍人口进城落户加大推进力度;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房地产调控将实现城市间的协调干货。1取消或放宽这些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非户籍人口进城落户,促进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全面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市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二类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全面放开和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占主要比例。
Xi安是一线城市。2018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将Xi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并宣布Xi安正式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Xi安已经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这次被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将对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Xi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是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的中国第八大城市群,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城市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尘埃落定”,布局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近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继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国家级城市群正式升级为8个。(全国七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同时,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Xi安位列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背后的战略意义是什么?Xi安如何不负使命,肩负起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引领西北发展的重任?日前,城市化与城市研究专家、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做客《国家商报》第二期(以下简称《城市相对论》),谈了自己的看法。
没用的。都是扯淡他们都是在自己省的竞争中自救。原标题:东北四市发布共建“世界级城市群”联合宣言。东北三省四个核心城市近日发布联合宣言,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联合发布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东北四市太阳岛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称,将强化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的核心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Xi安不是一线城市。国内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指在国家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Xi安,古称长安,是第十三王朝的古都。它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明确建设的三大国际大都市之一,中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从国家定位、GDP、房价水平、旅游文化资源、高校科研资源来看,是陕西第一大市。
中国三大城市群竞争力依次为: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发达地区的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它的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等世界级城市群,可能超过1亿。长三角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占工业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工业化浪潮。首先,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90年代后期,台湾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大量转向长三角,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内外经济联系十分便利。
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空间重构。8月最后一周在中央层面召开的两会,将深刻影响后续区域发展。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升基础产业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会议指出,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要增强中心城市、城市群等具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境安全的功能。
从“精准扶贫”到“发展城市群”,国家在新时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是现代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战略的成功,不仅成功推动了区域经济,也为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城市群发展、产业转移和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素材。同时也更好的避免了过去发展中的很多问题。
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群不仅是为了建设积极的外向型经济,也是为了在平衡发展的前提下,为大国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骨架。这是必然的趋势,从2019年城市群排名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潜力最高,其次是海峡西岸、山东半岛、中原、辽宁中南部、关中平原、北部湾。